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走訪甘珠精舍 感受活佛法雨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文/鍾祖豪

  「甘珠精舍」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大豐路的靜謐巷弄內,是一座被綠蔭圍繞的三層樓房,也是佛教密宗極具特殊意義的精舍。這裡曾是甘珠活佛禪修弘法的道場,在活佛圓寂後,精舍產權由其弟貢楚格策登繼承。貢楚格策登具榮民身分,民國七十一年亡故,依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規定,遺產應捐助榮民榮眷基金會,輔導會大鵬主委因此前往現址勘查,指示榮民榮眷基金會依法接收精舍,妥予管理,並主持整建開工典禮,未來將產權再轉移予管理委員會。
 
主委到訪  擘劃精舍未來
 八月五日,大鵬主委帶著輔導會及榮民榮眷基金會的相關主管,實地參訪,受到長住精舍的活佛皈依弟子蔣女士獻花歡迎,一些關心精舍未來的信眾與街坊,也在場迎接。
 主委先觀察院內的植栽和建築外牆的維護現況,並關心院內一株已經倒下、只剩半截樹幹的大樹。精舍人員告訴主委,這是「加羅林魚木」,當年是佛爺從香港帶回來的樹苗,花期盛開時非常壯觀美麗。
 進入屋內,甘珠活佛全身舍利就供奉在佛堂正中,主委與在場所有人員敬謹行禮,隨後登上二樓,蔣女士介紹,這是活佛禪修的地方,佛壇上供奉創立格魯派(黃教)的宗喀巴大師像。另外,三樓也有佛堂,供奉了一尊釋迦牟尼佛像,及伽藍菩薩、韋馱菩薩。參訪完這三層樓,發現屋頂及牆壁漏水嚴重,各種文物、法器與生活用品沒有適當分類保管,讓主委既痛心又憂心,也更下定決心,要讓甘珠精舍煥發新氣象。
 皈依活佛的蔣女士二十八歲就長住精舍,當時還有一位盧管家,照顧活佛起居。蔣女士說,活佛於圓寂前七天,就已暗示要離開世間,「只是我不相信,也不能接受,因為活佛身體比我還要好。」她現在最大的期望,是精舍能永久保存,「因為活佛圓寂前告訴我,要我好好守護精舍。」
 
法體荼毗  留下全身舍利
 甘珠活佛是在民國六十七年六月十三日圓寂,六月二十九日在北投法雨寺舉行荼毗(火葬)儀式,法體在旺火中燃燒五晝夜,到第七天,由弟子廣定法師等人開塔,發現活佛法體呈深褐色,大致保持完好,法衣、念珠清晰可辨,眾人大悟,活佛是在示現金剛不壞身。為保存活佛肉身全身舍利,蔣女士還有國大代表程克祥等人,邀請雕刻大師楊英風、朱銘合作,聯手恭塑銅像包覆,將全身舍利供奉在甘珠精舍。
 甘珠活佛為蒙古備受尊崇的宗教領袖,也是一位地位崇高的轉世化身,稱為五世甘珠爾瓦呼圖克圖。第一世是在清康熙年間受封「甘珠爾瓦.諾們汗」,至民國初年,第四世甘珠活佛響應民主共和,獲袁世凱大總統頒贈「圓通善慧.甘珠爾瓦.墨爾根.呼圖克圖」法號,甘珠爾瓦世系由「諾們汗」晉升為最高級別的「呼圖克圖」。
 根據五世甘珠活佛自述,他是民國三年出生於青海安多地區,父母為其起名巴德瑪策楞,三歲就被寺院認定是「呼畢勒罕」(轉世化身),迎入寺院,開始與僧眾生活在一起。五歲時被迎入色爾呼大寺(漢名廣慧寺)學經,成為第五世甘珠爾瓦‧呼圖克圖。民國十三年,十歲的活佛離開色爾呼寺,前往先世們經常駐錫的內蒙古名剎五當召寺(廣覺寺),半途先轉往北京,拜會大總統曹錕,獲曹大總統頒贈「甘珠爾瓦.諾們汗.呼圖克圖」法號。
 甘珠活佛二十歲時,按照傳統,正式主持寺務和有關行政,在此之前,一切都是五當召寺職僧以他的名義主持的。同時,活佛邀請班禪大師到五當召寺駐錫,獲大師授比丘戒。
 盧溝橋七七事變的爆發,給內蒙古和甘珠活佛帶來極大衝擊,而繼日本侵略而來的共產黨迫害更是可怕,包括蘇聯紅軍侵入內蒙,殺害喇嘛,摧殘寺院,搗毀佛像,當時內蒙地區局勢非常混亂,活佛決心逃亡,冒著危險通過中共八路軍盤踞的地區,到達北平。民國三十七年秋冬之交,北平也處於危機之中,佛爺先去青島,隨後南下上海,再轉南京,獲當時蒙藏委員會委員長許世英協助,安頓下來,還晉見了總統蔣公。佛爺在自述中表示,這是繼年少時見過北京政府的大總統曹錕後,再次見到中華民國元首,留下深刻印象。
 
傳法逾半世紀  影響深遠  
 蔣公的隱退和南京的危機,使剛剛安頓下來的甘珠活佛不得不前往廣州,而隨著大局逆轉,最後在民國三十八年秋,活佛決定渡海到臺灣,受到當時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的關照,駐錫於臺北近郊的北投普濟寺。
 民國四十一年,陳誠先生邀請甘珠活佛與慈航、律航兩位法師談話,希望三位多為臺灣佛教盡點力,於是佛爺與兩位法師作了一次環島布教,舉行法會與演講。
 民國四十六年,章嘉呼圖克圖(章嘉大師)在臺北圓寂,甘珠活佛為他主持了喪禮中應有的一切法儀,不久就接替章嘉大師,當選為中國佛教會第三屆理事長。
 民國四十年代到六十年代,為了弘揚教法,甘珠活佛除了在臺灣環島旅行,也到過香港、泰國、柬埔寨、加拿大和美國,出席佛教會議,主持法會,也收了許多弟子。
 之後,甘珠活佛在新店甘珠精舍度過了許多年安靜的日子。據佛爺自述,甘珠精舍是施主與弟子們為他建造的一座花園小樓,他平日專心讀經與禪修,很少有活動,有時和來訪的檀越們、朋友們或弟子們談談話。
 從民國肇造、外蒙獨立、軍閥動亂、日本侵略、內蒙自治、大陸淪陷,五世甘珠活佛以內蒙古宗教領袖的身分,見證了一個大時代的變遷,最後來到臺灣,仍不忘四處弘布教法。至今,全身舍利被供奉在甘珠精舍,似乎仍在默默說法。
 
保護文化資產  關鍵時刻 
 主委日前拜會文化部部長李永得,討論精舍文化資產保存議題。經文化部人員初步現勘後,認為相關衣物、文件、法器等,均具有歷史價值,未來將妥善整理、保存及展示。
 九月五日,主委赴甘珠精舍主持整建工程開工儀式,活佛弟子蔣女士、文化部蒙藏文化中心主任高玉珍及輔導會、榮民榮眷基金會相關主管在場見證,工期預計三個月。主委強調,活佛既然來到臺灣弘法,即與臺灣有緣,精舍整建完成,將繼續供奉活佛全身舍利,相關文物屬於國家資產,也應留在臺灣做最好的處理。  
 其實,以甘珠活佛的慈悲智慧,留下全身舍利只是方便說法,真正要示現的「金剛不壞」,應該是不壞的法身,不壞的真理。待精舍整建完成,來一趟甘珠精舍,懷想佛爺當年從廣漠無垠的蒙古草原,來到臺灣地區繼續弘法,當可感受他與臺灣法緣之深,並參悟佛爺封號呼圖克圖所意涵的「明心見性」、「生死自在」。
 
(點閱次數:2023)